保定顺昌钻井工程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13703221780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相关资讯

联系邮箱:

  • 863578962@qq.com;shunchangzj@sina.com

服务热线:

  • 0312-6123123
  • 13703221780

公司传真:

咨询QQ:

863578962

          转型升级篇

       围绕温泉旅游,不断衍生产业链条,是汤山转型升级的不变圭臬。通过温泉+购物、温泉+美丽乡村、温泉+文博科考……汤山旅游已迈过1.0的休闲观光,跃升到2.0的温泉度假。但是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王德家认为,和欧洲巴登巴登、法国薇姿、日本箱根等世界温泉名镇相比,汤山在温泉产业深度开发、特色镇区建设和健康养生产业等方面还有差距。

       对标世界一流,差距就是发展动力、就是赶超方向,汤山的目标是形成3.0版的温泉度假和健康养生双螺旋结构。为此明确了三大定位:秀山名汤、环境优美的生态小镇,旅游度假、健康疗养、运动休闲的活力小镇,历史文化悠久、城镇风貌迷人的魅力小镇。未来五年,汤山围绕“温泉+”主题,将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温泉养生、文化创意、健康养老、运动休闲等产业,打造温泉康养示范基地,推动温泉资源利用从“娱乐温泉”开发向康养、美容、医疗等深层次品类拓展,做强、做活、做优温泉特色产业,拉长温泉产业链条。

       城镇空间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汤山依托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的政策优势,探索实践城乡PPP合作模式,重点发展汤西片区、汤山老集镇片区PPP项目,通过土地整理投资、公共设施建设、产业招商服务,新增一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建成一批规划长远、布局系统的民生基础设施。紧抓南京“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机遇,进一步细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城市设计,深入实施旅游环境提升和矿山、水系、生态绿地修复工程,持续加大旅游环线、矿坑公园等特色景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新汤山。

 

阅读量:    2017-10-25 08:33:02

         

          财联社10月23日讯,10月21日,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省地矿局等单位的十几名地质勘探队员在平整场地。“雄安新区地质调查第一阶段圆满结束,第二阶段地热资源勘探工作已于10月10日启动。”省地矿局地质勘探队队员张成兵说,他们将在这十几亩土地上,打钻三眼地热勘探井,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张成兵说,这座未来之城将建设21世纪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都放到地下,把地面让给绿化、让给行人。

阅读量:    2017-10-24 10:09:45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湾“中时电子报” 10月18日报道,随着地球暖化的趋势加剧,类似于冰岛的地热发电备受欢迎,但是冰岛不止要推行地热发电,还要让地热发电“负排碳”。

据报道,冰岛是中洋脊露出海面的海岛,所以岛上有着浅层地热资源,是全球最容易开发地热的区域,冰岛也是全球人为碳排放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但是冰岛环保团体Climeworks不想止步在减少排碳上,他们还计划从空气中除去二氧化碳,并安全地嵌入岩层里,长达数百万年。

Climeworks认为,阻止全球变暖,光是简单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不够的,过去人类排放的过多,所以现在该做的还必须增加碳捕捉与碳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他们为此技术已研究多年。

Climework的补碳技术是一种可吸附二氧化碳的胺质化学涂料,并为此设计一套装置来增加补碳速度,然后 Climeworks与冰岛Carbfix的碳封存公司一同合作,将补获过量的二氧化碳,深埋到地下玄武岩层中,这些在岩层里的二氧化碳在两年之内会与其他地层物质结合,形成固态晶体,稳定的保持数千年。由于这个过程,比地热发电的碳排更多,所以Climework将是世界上第一个“负排碳”的发电厂。

目前Climework还处于初步试验阶段,每年大约只能从大气层里去除50吨的二氧化碳,当然他们希望能扩大发展,正积极寻找其他合作公司,扩大这项技术,以实现零排放目标。

阅读量:    2017-10-21 15:50:24

           “地热+”的多能互补方案成为率先被提出的雄安新区供暖方案,

“地热能”也成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得到确认的具体投资领域。

“雄县没有烟囱,你看,这里是无烟城。”中国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绿源公司”)技术总监孙彩霞骄傲地说。

资料图:雄安新区。张帆 摄

资料图:雄安新区。张帆 摄

雄县位于河北省中部,距北京约110公里。中国北方城市取暖大多使用燃煤,致使华北、东北地区的冬季空气质量一直不佳,河北多个城市尤甚。但这个地处京津冀中心的小县城,由于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地热能集中供暖,形成在国内具有样板意义的地热开发利用“雄县模式”,彻底摆脱了冬季燃煤供暖带来的种种问题。

如今,地热能供暖已覆盖全县95%以上的建筑。据绿源公司统计,2013年雄县地热供暖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联合国注册后,核证的二氧化碳年减排量为96万吨。以一棵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计算,相当于种植了500多万棵树。

今年4月,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后,新区内雄县的热能开发备受关注。据公开资料,雄安新区启动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将构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地热+”的多能互补方案成为率先被提出的供暖方案,配套补充能源也依然以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主。

国内公认最好的一块中深层地热田

孙彩霞还记得,2009年10月28日公司与河北雄县人民政府签订《开发雄县地热资源合作协议》的那天,正好下着大雾。雄县位于白洋淀的东北方向,守着366平方公里的湖,下雾是常事。但她当时还不知道,此前冬天因为地热水直接排放到地表,县城水汽缭绕,比下雾还严重。

在现年49岁的雄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金锁记忆中,雄县地热的发现,源于华北油田的勘探。这是上世纪70年代由时任全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副院长李四光开启的全国“地热会战”成果之一。大约在1973年,雄县开始有“地热供暖”的概念。

“所谓地热,就是岩石和地下水里面的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庞忠和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在所有地热形式中,水热型最容易开采利用,直接把热水抽上来利用;如果地下水不够,还可以人工注水,通过和岩石交换热量,注入凉水,抽出热水。

太阳能、风能有不稳定性,天然气燃烧后仍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等排放物,相比之下,地热是最稳定、最清洁的零排放绿色能源。

“雄县水质好,地热水打上来直接就能用。很多人随便打口井,就弄个澡堂子经营。”王金锁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不少澡堂附近居民接个管子把热水引到家里取暖,就成了“地热取暖”。那时开发不具规模,打井后地热水能自喷到地面以上十几米高。

雄县的地热田位于牛驼镇。1988年出版的《华北地热》一书中记载了牛驼镇地热田的热储优势,“埋藏浅、水温高、储量大、水质好”。孙彩霞说,“这是国内公认最好的一块中深层地热田”,打到地下1500至2000米就有热水,而在中国其他地方,获得同样温度的地热资源通常要打到地下3000多米;雄县地热水的温度也很高,常年在60至80摄氏度之间,特别适合实现梯级利用;出水量平均为每小时50至70立方米,部分地区可达每小时120立方米;同时,地热水矿化程度低,基本可直接使用,不易对管道造成腐蚀。

雄县的学校、医院甚至个人纷纷打井取暖。“地热能与其他矿产资源不同,不能直接买卖,时间长就冷了,没人觉得其中有经济价值。”绿源公司副总经理陈蒙辉说,因此最初开发时也没有过多限制。当时,县国土资源局下设专门的地热办,只要申请,一般都能得到批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前后。房地产开发进入热潮,如果小区有地热供暖,价钱就高,全县的小区纷纷打热水井。当时没有回灌技术,地热水使用过后,就直接排到地表。

雄县西南方有个巨大的“温泉湖”。雄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金锁说,这个湖本是个很小的自然湖,2000年前后,大量开采出的地热水无处排放,都排到湖里。湖面越来越大,谁也不知道水有多深。地热水排出后依然有三四十度,湖水冬季不结冰,蒸发后在地面五六米高的空中形成雾气带,整个县城如在仙境。有的小区随意挖个排水坑,坑里水满了,外溢到公路上,地面结冰后形成交通安全隐患。

不只如此,雄县地下水位也在迅速下降。自2000年后,每年地下水位下降十米左右, 2008年11月,雄县副县长王育新刚一上任,就遇到了“大麻烦”——许多热水井不再自喷,很多小区冬季没有取暖的地热水了,开始有居民为此上访。王育新说,他当时感觉到这件事单靠政府不好管,“还是得由市场来”。

西学中用

早在2006年,为解决地热无序开发现状,雄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就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0余万元,成立了专门开发雄县地热资源的绿泉公司。同时规定,县城规划区域内,不再允许新增私人地热井,今后将由绿泉公司统一负责地热供暖。绿泉公司打了6眼地热井,但很快就已经无法跟上房地产开发的速度了。

取暖是北方冬季极重要的民生问题。雄县政府于昌从2009年初起就组织研讨会,到北京各大院校和科研单位咨询相关专家,试图解决地热供暖的困境,最后明确,有两个环节必须解决:首先,必须引入地热水回灌技术,以解决水位下降和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政府已经没钱了,要寻找充足的资金。更为迫切的是,一切要赶在当年供暖季到来前完成。

雄县全县约六成土地蕴藏地热资源,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能源专家前来考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下称“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下称“新星公司”)也在其中。新星公司是中国最早涉足地热开发业务的国有企业,旗下有一家专事地热开发的国有企业,其下属绿源公司是一家中冰合资企业,成立于2006年,总部坐落在有“中国地热城”之称的陕西省咸阳市。

冰岛是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地热开采能力已可以开采深达地下4公里、高达374摄氏度以上的“超临界流体地热资源”,地热能取暖覆盖了全国约九成居民,约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地热发电。

中国向冰岛学习地热开发技术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从1979年起,陆续有90多位中方人才前往冰岛接受地热方面的培训。今年56岁的庞忠和就是1988年赴冰岛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进修的第十批学生之一。“当年中国就我一个人去,全班只有6个人,都来自亚非拉国家。”

王育新回忆说,这使他们想到,是否可以考虑与新星公司合作,既可利用国有企业的资金优势,又可以学习到冰岛的先进技术,一举解决两大难题。电话打过去,新星公司也正在寻找在中国中东部地区发展的机会,于是一拍即合。

合作谈判结束时,王育新一算时间,还有不到3个月就要供暖了,但雄县政府、中石化、冰岛三方签约时间定在2009年10月28日,根本来不及。“得让他们先干”。

8月26日,签合同前两个月,陈蒙辉带着6个人项目组入驻雄县。当时,雄县只有雄州路一条主干道,路上连公交车站都没有,不远处就是大片麦地。项目组以雄州路上一家三层楼的酒店为根据地,马路对面的小区还在建设施工,那里就是他们第一年试点供暖的地方之一。

资料图:从高空俯瞰河北容城。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资料图:从高空俯瞰河北容城。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孙彩霞也在这时作为冰方代表来到雄县。之前,她也曾在联合国大学冰岛地热培训中心进修,之后一直在冰岛极地绿色能源公司任职。

孙彩霞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地热水回灌问题,目前采用的技术,是将开采上来的地下水,通过换热器“取走”热量,之后再回灌到地下同一水层,以保持地下水位的平稳。这一过程被称为“同层回灌”,早在1988年之前,法国巴黎就采用了这种技术,他们称之为“对井采灌”。过去,一般采用一口生产井一口回灌井的“一采一灌”模式。在雄县,为了提高地热井的使用效率,陆续开发出“两采一灌”和“五采三灌”的地热井群模式。

而“取走”热量,采用的也是取热不取水的间接换热法。简单说,先由生产井将地热水抽出,经软化处理降低腐蚀性后,流入板式换热器取热,然后由回灌井将冷水重新注回地下水层;与此同时,另一套自来水循环系统将“热”从换热器上取走,经由错综蜿蜒的不锈钢管道送到千家万户,温度降低后,回到换热站重新取热,如此循环往复,达到“取热不取水”的效果。

这个过程颇为类似人体内氧气在血液中的循环:肺泡从吸进的空气中获得氧气,之后废气被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动脉血中的血细胞从肺泡里取走氧气,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变成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后,再回到肺部取氧。

雄县地下水资源温度高也是巨大的优势。为了提高使用效率,新星公司采用的是梯级化利用技术。刚开采上来的地热水,温度高达70至80摄氏度,经过一级换热板后最先为散热器用户供暖;约50度的一级地热尾水进入二级换热板,之后为地板辐射用户供暖;约37度的二级地热尾水进入三级换热板后,再经热泵机组提温也可为地板辐射用户供暖;地热尾水利用到20度左右进行回灌。

从2009年至今,雄县已开发90余口采热井和回灌井,供暖面积由4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450万平方米,增长了10倍多,雄县95%的建筑实现了地热能供暖。

在新星公司雄县一处换热站,《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换热站占地约700平方米,在整个换热站内部,粗细不一的管道盘根错节,均由银色保温管包裹,电脑监控遍布全站,各项数据可直接在位于办公楼二层的“地热调控指挥中心”时时监测。从2009年至今,雄县已建成了36座换热站。

孙彩霞介绍说,原本每个换热站配备了三四名值班人员,随着电子监控技术的广泛使用,即将采用无人值守模式,未来还将修建一座中央监控中心,可直接监控各个换热站的运转情况,甚至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调节输出的温度。“数据通过传感器传到系统上,报表直接输出,这是最先进、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也是未来要推广的方式。”

技术提升了,但价格依然低廉。目前雄县取暖费为16元/平方米,比原来燃煤供暖时期还少了10元。

如何复制“雄县模式”

2011年8月18日,新星公司又与容城县政府签订地热开发协议。整套合同参考、复制了雄县模式。目前容城已开发了20口地热井,供暖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

2014年2月,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交流暨地热能利用工作会议在雄县召开,黄河以北各省发改委的相关人员都来到雄县。在这次会议上,新星公司提出了地热开发的“雄县模式”:通过以地热为主的集中供热代替传统燃煤。他们总结,“雄县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四个统一”:统一政策,由政府统一制定地热勘探、开发、运行维护、暖费贴费收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统一管理,成立地热管理办公室,对地热能的综合利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编制的地热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统一开发,授予新星公司地热资源开发特许经营权,进行整体开发。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考察了雄县的地热开发情况后,将“雄县模式”总结为“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技术先进,环境保护,百姓受益”,认为可以作为一个样板在全国推广。

庞忠和分析说,从管理角度看“雄县模式”,最大的优势是“一家主导,统一管理”。比如,以往的地热开发,地热井权属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各家分头行动,零敲碎打,大家比赛打井用热,却都不回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地下水位下降等环境风险。

而雄县采用的模式是,政府将全县地热资源的特许经营权全部交给绿源公司,之后由绿源公司负责收购社会私井,改善供暖管网,最终形成了统一管理和调配,这时科研就发挥了最大作用。雄县地热开采形成规模之初,庞忠和受邀带领科研团队进入雄县,着重研究尾水回灌问题,用现场实验和数学模型技术,对地热储的温度分布、渗透性分布等指标提出专业化意见,以达到最优化可持续开发,支撑规模效益。

雄县的地热开发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中国更广大的北方地区?

据估计,中国拥有全球约六分之一的地热资源,地热能发展潜力巨大。其中,以青藏高原为核心,北至新疆喀什,南到滇西、川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高温地热。如西藏八井地热电站使用的地下热水,最高温度可达260度;四川西部的康定,地下200米就可达到218度的高温,特别适合开发出来用作高温发电;东部也有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等处,冬可供采暖,夏可供制冷。然而截至2015年,中国的地热发电量仅为冰岛的15%。

庞忠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根据中国现在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想要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发地热,应先到地热集中的地区,既要资源充足又要市场需求方可扩大规模,才能将“雄县模式”加以复制。

对于资金问题,庞中和持乐观态度。他说,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地热开发领域,未来将会有更多资本进来,并非只有国企才具有资源开发的实力,“只要有利可图,钱根本不是问题”。政府可以做的,是理顺矿权、环保等管理环节,加大资源勘查评价投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雄安新区第一个具体投资领域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河北计划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7000万平方米,新增“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1.1亿平方米。

目前,新星公司目前在全国开发的供热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其中河北1200多万平方米,包括雄县、容城、霸州、辛集、固城、蔚县、东光等地。今年4月,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后,新星公司宣布,2017年计划在雄安新区新增清洁能源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地热能”成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得到确认的具体投资领域。

2016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专程到雄县参观地热开发情况,参观结束后,在新星公司雄县分公司的会议室开了个闭门会议。受到如此高度重视,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激动,但孙彩霞说,“当时谁也想不到,未来这里会上升到雄安新区那么高的级别。”

据庞忠和说,雄县考察结束后,徐匡迪回到北京,又参加了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座谈会。庞忠和也参加了会议,他回忆说,徐匡迪在会上用“不闹脾气”来形容地热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要求大家积级向社会推广地热能源。庞忠和说,“当时感受到的是地热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重视,现在看来,也和雄安新区的谋划相关。”

根据规划,雄安新区将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于是“地热+”的多能互补方案成为率先被提出的供暖方案,配套补充能源也依然以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主。2017年6月14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地质调查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地质调查提出四大目标之一就是“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根据中国地质局8月23日公布的雄安新区地质调查第一阶段结果,起步区地热可满足3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雄县副县长吕伟介绍说,雄县地热自采自供仍有富余,曾有过远距离送热的计划,支援周边资源较少的地区,但目前,一切都要等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再图发展。

阅读量:    2017-10-16 09:46:18

           偶入热海深处,宛若迷蒙仙境。

      去腾冲,一直是心中的念想。身边的亲人好友,陆陆续续的前往,甚至因为喜欢往返多次。而我,始终在他人的口中听着那座向往的小城,却因各种机缘的错过,终不得成行。

      不知道为何会无故的喜欢着。或许因为某年某日,看到了边远的静谧小乡村中那一片醉人的金黄;或者向往着神奇的火山热海,想要乘热气球飞上天空翱翔;或者是敬仰着高黎贡山漫山遍野的迷雾,让人恍如置身幻境之中;再或者是因为从口耳相传中,得知了那个叫做和顺的地方还保留着难得的淳朴。

      也许,任何理由都不需要。只是因为内心有着远方的感召,终将抵达。

      此次的火山热海行,算是圆了心中的遗憾。满心雀跃的出发,又带着无限的留念离别。

      三日两夜,实在太短。时光倏倏的溜走,还来不及细细回味,就要挥着手说再见。三日两夜,却又足够的充实。火山,热海,银杏,古镇,所有的念想几乎都一一实现。

      感谢这段旅途,遇见了最美的风景,最温暖的笑容。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腾冲,期待再会。

      【热海景区】

      有朋友于我说,到了腾冲,一定要到热海去看看。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实不多见,而火山地热相伴而生,更是世界罕见的奇景。就连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对火山热海的神奇地貌惊叹不止。 你又怎能错过?

      于是乎,踏着晨光,作为第一批游客进入热海景区,就像进入了纯净的大自然里,丝毫看不出经过人工的雕琢。

      清晨的阳光,有着绚烂的金色,却又将绿色的世界照得无比清新。前方,有一棵树,站成了永恒的姿态。

       喜欢这安安静静的小道,翠竹丛生。

       顺着水洗般的石子山道,探寻着大自然的杰作。行走于其间,处处薄雾缭绕,仿若仙境。其实,每一个冒出白雾的地方,都是一个天然的地热出口。如此密集,不得不叫人惊奇。

      绿意黯然的山林中,地下泉眼众多,形态各异。除大滚锅之外,最出名的便是这蛤蟆嘴了。

      蛤蟆嘴位于澡塘河瀑布右侧岩壁上,温水从岩壁上程脉动式斜喷而出,长年累月,沉淀了许多钙华呈白色,周围又生有许多高温澡类呈绿色,远观酷似一只大蛤蟆,此泉为间歇泉好似一蛤蟆有规律的吐水,喷水最高为1.5米,又名"蛤蟆吐水"。

      蛤蟆嘴的左侧,山石之间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因为与地热相伴相生,河水与河床上的热相互融合,因此整条河流水温偏高,一年四季皆可洗浴,当地人又将此河称为“澡塘河”,可见泡澡这件事情,在腾冲人心目中具备多么重要的位置。

      远远望去,前方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恰巧构成了标准的中国山水意境之美。仿佛那一瞬间,自己也不再是匆匆而来的游人,而是久居其间的隐者。

      澡塘河的右侧,有一块低洼的湿地,一眼被叫人觉得惊艳。第一次在大自然中,看见如此艳丽的色彩交织成画。无需任何的修饰,本身便是浓烈的油墨重彩。

      这样的画面很是令人欣喜。左侧川流奔腾,却清透明朗,右侧岿然静止,却浓重深厚。而我们,于其间穿行。

      顺着栈道一直前行,便可抵达著名的华泉裙。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块,因为不同成分的泉水均汇集流经此石,不同的化学成分与矿物质结合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远远望去仿佛妖娆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花色条纹大摆裙。

        站在华泉裙上方,美女池温泉尽收眼底。

      鼓鸣泉位于热海澡塘右岸上,水温94.8℃,水性偏碱。因为出口处有一巨石挡住蒸气,沸水出露而隆隆作响,声如击鼓。

       珍珠泉位于热海澡塘西岸,呈扇形,水温92.5℃,水量不大,由数百个喷气孔形成。沸水从坑底涌出如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吐出,在阳光照射下,五光十色,如珠似玉。

      怀胎井,是人气最高的一个泉眼。一来因为名字足够噱头吸引眼球,二来这是唯一一个可以直接舀着喝得温泉。

      怀胎井出水温度88℃,含有氧离子、重碳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钠离子、硫化氢离子和可溶性硅等成分,为氡矿泉,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等作用,特别对妇女月经不调、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疗效,常为不孕妇女带来福音,是大自然造就的送子观音。怀胎二字,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并非空穴来风。

      众所周知,温泉是用来泡汤养生的。能够直接喝得温泉,目前经历过两处。一处是多年前在捷克的KV小镇,有精致的温泉杯从龙头里接出饮用,带有苦涩的味道。第二个便是热海的怀胎井,竹木的小器盛水,颇具中式风情。水质毫无苦涩质感,略咸,带着淡淡的鸡蛋味道。

      景区内还有一处特色产品工坊,主要是对富含矿物成分的地热资源进行研发出的系列美容保健产品。若有兴趣,不妨逛逛。

       【大滚锅】

      一路走下来,算是对地热知识普及有了极大的提高。第一次知道地下泉水的形态可以如此丰富,色泽可以如此多彩。而,一心心念着的,还是“大滚锅”,颇有不到“大滚锅”旁走一遭,不算到过腾冲之势。

      从蛤蟆嘴,顺着景观栈道一路前行,再拾阶而上翻过小山丘之后,远远便望见有白烟弥漫处人声鼎沸,便知,“大滚锅”到了。

      “大滚锅”是热海景区的标志物,也是所有景点中最壮观的一处景致。其形如八卦,池广约10平方米,深约1.5米,水温最高可达97℃,而“锅”底最高温度则可达到102℃。据说曾有一头黄牛摔进去,几十分钟后捞起来就乘下一具骨架了,可见热力之强。

       走近“大滚锅”,可以感受到足底已经发烫,池内碧水急剧翻动,跃出水面尺许,形成硕大水花。

      碧蓝清幽的水面上,水花翻滚,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地下泉水竟然有如此美妙的色泽。碧蓝如玺,清透见底。

       “大滚锅”是老百姓们对其的亲切昵称,因为其中滚滚沸腾的泉水,形似烧开了的沸水。这样的昵称,朗朗上口,又不失烟火气息,足见当地人对其的喜爱之情。

      其实,它的真正学名叫做“一泓热海”,因盛产硫磺,又称硫磺塘。正是因为有了大自然神奇的赐予,才有了这般美妙的色泽。

      到了“大滚锅”,若只是到此一游,拍几张照片便离去,那么就不算领略到大滚锅的精髓。

       若是细心观察,便会发现锅边的土地上被铺上了稻草,其中摆满了鸡蛋、鹌鹑蛋、红薯、土豆、花生等农家食材,不消一会儿功夫,便是热气腾腾,香气直冒。这就是著名的大滚锅美食,仅仅利用泉边的出气孔,不需一柴一火就可以烹得一席农家小菜。

       在大滚锅我们可以看到云南十八怪中的两怪:“草帽当锅盖;鸡蛋串着卖”。

      享受美食,只是大滚锅的福利之一。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边泡个足浴,边吃美味,才算得上真正的享受。

      大滚锅的右侧,有一片绿荫之处,转入其间,便可以看到凉亭座座,亭中都是闭目养神或者大快朵颐的人们,一副满足的模样。院中摆满了木质的水桶,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汤足浴”。专家研究发现“大滚锅”里含有金元素,故名“金汤足浴”。

       我们也按耐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纷纷坐下来要感受一番。所谓“金汤足浴”,便是直接打用大滚锅的水用来泡足。

       与传统足浴不同,每个人配备一只木盆,旁边还有一只小桶。在服务人员的指导之下,才学会了正确享受的方式:原来小桶中的水打自滚锅中,有97度的高温,在泡脚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感受补充热水,这样便一直能享受到烫呼呼的金汤了。

       刚打上来的泉水,还可见淡淡的蓝色。待温度慢慢降低下来,蓝色渐渐褪去,便可清晰看到泉水又微微泛白,因为泉中硫磺成分较高,随着时间和温度发生了变化。

      泡完脚,不用纸擦,搁于盆边自然晾干。感觉双足白嫩细腻了许多,半日奔走的辛劳全部消散。金汤,果然名不虚传。

      泡脚的间隙,我们的温泉美食也陆陆续续上桌。鸡蛋、鹌鹑蛋、红薯、玉米、办理、花生、银杏果、芋头、土豆。每一种都尝了一点,便是饱饱的。

       心水推荐腾冲的小土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土豆,没有之一。个头仅比鹌鹑大略大,皮很薄,轻轻一撕即可。入口香糯绵软,粉质细腻。若是噬辣的人,再沾上搭配的云南蘸水,简直欲罢不能。

      离别时,瞥见这一抹红色。一日的青山绿水,蓝天碧泉中,有了浓烈的明艳。犹如,此刻的心情。

       【地质博物馆】

      腾冲,号称西南边陲极边第一城,因为亿万年前亚欧大陆与印巴次大陆板块的激烈碰撞,造就了拥有独特自然地质景观、珍稀温泉资源的火山热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火山热海相伴而生,几乎每一位抵达腾冲的游客,都忍不住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走在景区之间,仿佛就游走在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内。

      虽然沿途都有不同的指示牌,也听工作人员讲解了不少关于火山地热的知识。但若是对此感兴趣,想要全面系统的了解一番。建议到景区内的地质博物馆逛逛。

      地质博物馆是由火山热海景区倾力打造的一座科普博物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了亿万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神奇变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怀着敬畏的心,去探索,发现并且保护,这是回馈的最好方式。

      博物馆在大滚锅食府附近,可吃完饭后步行抵达。也可以从景区内酒店或其他景点,直接乘坐环保观光车。

      入口处的LED显示屏,形象的展示了地壳变化、火山喷发、熔岩倾泻、地热喷薄等一系列的地质活动过程。

      我们的地球母亲,其实含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从地心至地表,不断的收缩膨胀,才缔造处丰富多样的地表世界。

      从地质构造来看,腾冲位于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结合线上。特殊的构造,使得这一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地热温泉中释放出氦和甲烷气体,说明地下岩浆活动一直未停止,并有源源不断的火山供给源,这种现象,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标志。所以,腾冲的地热奇观,是地层中心的热流向地表上升,顺着地壳断裂处勃然喷发的结果。

       火山喷发实景模拟图。

      博物馆内还配备了4D动感影院,可以360度大视角观看精彩的影片。再加上配合情节模拟的动态,放佛使人身临其境,火山喷发地壳转移皆在眼前。

      博物馆的设计,花了许多的心思。每一个展馆的装饰风格与色彩,都随着展示的内容而变化。

      地热资源,除了带来奇特的自然风光之外,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温泉养生之外,工业用途也是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利用地热资源供暖、发电,有效的节约了能源的消耗,既环保又无需大肆开采破坏。

      火山地热伴生的另外一些宝藏,便是各式各样的矿产与宝石。博物馆中成列了许多的矿石原晶,有的色彩瑰丽,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形态怪异,有的温润光滑。着实让大家开了眼界,拿着相机噼里啪啦拍个不停。

透明的水晶。

有着迷人色泽的孔雀石,绿丝绒一般。

岩石上的矿物森林。

绚丽的玛瑙。

不同形态的矿石伴生水晶。

       【一些资讯】

       热海景区:腾冲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占全国已知温泉数的1/4,约有80多个温泉,沸泉遍布各地,其中尤以热海最有代表性。它是中国第二大热田,由热海石、大滚锅、浴谷、怀胎井、珍珠泉、美女池等构成,最高水温达102度,是中国地热疗养的最佳之地。热海景区以黄瓜箐、澡塘河、硫磺塘为中心,气泉热泉很多,其中最为壮观的便是大滚锅。

阅读量:    2017-10-15 09:05:39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后 11-20 页]    共 195 条记录, 5 条 / 每页, 共 39 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保定顺昌钻井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05600号-1    网站制作三金网络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1113号